大连理工大学张家琪博士后:结合表面风冷及内部水冷的深地工程空间降温模拟研究

播放量1次
5分
订制培训
共1讲 更新到第1讲
当前总时长:46分54秒
免费
简介
目录
评价

本课适合哪些人学习:

1、岩土工程方向CAE工程师

2、学习型仿真工程师

3、理工科院校教师和学生

4、RFPA软件用户和学习者

5、有限元软件兴趣爱好者和应用者

6、基于微震监测的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

7、从事岩体工程、深部地下工程科研、施工与管理工作人员


你会得到什么:

本报告针对E-EGS中地下大空间的高温环境,采用内部水冷及表面空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内部管道在地下空间壁面附近形成一层“水墙”,不仅削弱了远处向壁面传递的热量,减少了风冷的能耗,而且其吸收的热量可以实现地热能的循环利用。

在保证地下大空间降温的同时通过水冷对高温地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本研究为闭式系统地热能取热及应用提供借鉴。


课程介绍:

储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干热岩地热能最难开采和利用。针对增强型地热系统(EGS)产生的种种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开挖型增强地热系统(E-EGS),该系统采用爆破等方式使干热岩垮落,然后运输至换热池集中换热,通过更换换热池中的低温干热岩使换热池始终保持在高温状态,从而提高地热能的获取及系统的发电性能。该系统摆脱了EGS中钻井及压裂位置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地热能的取热功率,保证系统始终高效运行。对该问题5月15日19时2024Mechsoft大讲堂将邀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张家琪结合表面风冷及内部水冷的深地工程空间降温模拟研究公开课,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报名和分享,本报告在仿真秀官网和APP同时首播和回看。

一、主讲嘉宾

图片1.png

张家琪,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1993年1月生,2022年6月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地热能获取及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自然资源部开放课题一项,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目前获得授权国际专利1项,国内专利10余项,在《ENERGY》、《ENERGY AND BUILDINS》等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其中SCI 9篇。

二、适看人群

1、岩土工程方向CAE工程师

2、学习型仿真工程师

3、理工科院校教师和学生

4、RFPA软件用户和学习者

5、有限元软件兴趣爱好者和应用者

6、基于微震监测的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

7、从事岩体工程、深部地下工程科研、施工与管理工作人员

三、分享内容

储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干热岩地热能最难开采和利用。针对增强型地热系统(EGS)产生的种种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开挖型增强地热系统(E-EGS),该系统采用爆破等方式使干热岩垮落,然后运输至换热池集中换热,通过更换换热池中的低温干热岩使换热池始终保持在高温状态,从而提高地热能的获取及系统的发电性能。该系统摆脱了EGS中钻井及压裂位置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地热能的取热功率,保证系统始终高效运行。本报告针对E-EGS中地下大空间的高温环境,采用内部水冷及表面空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内部管道在地下空间壁面附近形成一层“水墙”,不仅削弱了远处向壁面传递的热量,减少了风冷的能耗,而且其吸收的热量可以实现地热能的循环利用。在保证地下大空间降温的同时通过水冷对高温地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本研究为闭式系统地热能取热及应用提供借鉴。

  • 第1讲 大连理工大学张家琪博士后:结合表面风冷及内部水冷的深地工程空间降温模拟研究_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6
最近编辑:15天前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