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GB/T 151《热交换器》国家标准的来世今生

21天前浏览1361

版本回顾

TH42-63《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技术条件》;JB 1147-73《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技术条件》;JB 1147-80《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技术条件》;GB151-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适用范围为DN≤2000mm的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 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包括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去掉“钢制”两个字,适用于铝、铜、钛、镍及合金等材料
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填料函式换热器等。


GB151-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1989年02月22日批准,1989年09月01日实施

本标准为非直接受火的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必须遵循。

共分为以下章节

第1章 总论

第2章 材料

第3章 设计

第4章 制造、检验与验收

第5章 安装、试车和维护

附录A 膨胀节(补充件) 

附录B低温管壳式换热器的补充规定(补充件) 

附录C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补充件) 

附录D管板与圆筒、管箱的连接(参考件)

附录E螺纹换热管(参考件) 

附录F管束振动(参考件) 

附录G 壁温计算(参考件) 

附录H 管子特性表(参考件)

附录I 垫片(参考件)


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1999-02-26 发布,2000-01-01实施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3年“制修订标准项目计划”的安排对GB151-1989进行修订。依据GB151-1989实施以来所取得的经验和国内管壳式换热器发展的需要,并参照近期国际同类标准进行了下列变动:

1.修订了适用参数。

2.由于增加了铝、铜、钛换热管,故标准名称由《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改为《管壳式换热器》。

3.增加了前言、引用标准、附录C(标准的附录)换热管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附录D(标准的附录)有色金属设计数据、附录K(提示的附录)壳体与管束间的入口或出口面积的计算

4.撤消了GB151-1989中下列内容:

附录A膨胀节(补充件);

附录E 螺纹换热管(参考件)。

5.修改了平盖、U形管式换热器管板和浮头式换热器浮头法兰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孔桥宽度的计算式。

6.由于Ⅰ、Ⅱ级换热器的差别只体现在管束上,将Ⅰ、Ⅱ级换热器修订为Ⅰ、Ⅱ级管束

同时代替GB151-1989。


GB/T 151-2014热交换器代替GB151-1999

2014-12-05发布,2015-05-01实施

代替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与GB151-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标准名称,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

—提出了热交换器的通用要求;

—规定了其他结构型式的热交换器所依据的标准。

b)修订了管壳式热交换器的适用参数范围。

C)增加了热交换器传热计算的基本要求。

d)提高了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束的尺寸精度要求

e修订了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增加了胀接连接的胀度计算公式及胀度控制值;

—修订了强度焊接的定义及结构形式;

—增加了内孔焊。

f)修订了单管板设计计算,增加了双管板设计计算

g)增加了附录A“标准的符合性声明及修订”

h)将GB151-1999附录F“壁温计算"修订为附录B“管壳式热交换器传热计算”

i)修订了附录C“流体诱发振动”

j)增加了附录D“常见流体的物理性质数据”。

k)增加了附录E“污垢热阻”。

l)增加了附录F“金属导热系数”

m)修订了附录G“换热管特性表”

n)增加了附录H“换热管与管板焊接接头的焊缝形式”

o)修订了附录I“管板与管箱、壳体的焊接连接”

p)修订了附录J“壳体和管束的进口或出口面积计算”

q)增加了附录K“波纹换热管热交换器的管板”

r)增加了附录L“拉撑管板”

s)增加了附录M“挠性管板”

2023年6月29日,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交换器分技术委员会在江苏省常州市组织召开了GB/T 151 《热交换器》国家标准修订启动会。会议介绍了GB/T 151 《热交换器》标准草案及工作计划,流致振动对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失效影响,管壳式热交换器能效评价的进展等。

来源:压力容器工程师
振动通用焊接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1
最近编辑:21天前
君雔
本科 | 高级工程师 压力容器工程师
获赞 28粉丝 3文章 12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