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好书推荐|《碳中和:逻辑体系与技术需求》

10天前浏览1119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计算与STEM领域研究前沿



说起碳中和,不经想起丁仲礼院士振聋发聩的一问:

中国人是不是人?

“如果西方承认是,那么世界碳中和发展很快;如果不是,那么世界碳中和没有发展,西方也不讲碳中和了。”

 
 

如丁院士所讲,碳排放权从开始,就是一个骗局,就是一个西方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个工具。

我们为什么要做碳中和呢?

以下观点摘自知乎用户:云上轻骑兵

(对原文有修改)

1. 我们需要国际体系的话语权

碳中和从出现讲的最多的是碳排放权,后来又发展出了各种体系,执行的最严的是欧盟,例如:出口欧盟的很多商品需要碳来源证明。想必很多出口企业都遇到过。现在欧盟可以收我们企业的钱,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够把CCER或ESG的体系推广到国外,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建设,说不定在国际环保减排体系中,我们可以提出中国的方案。

2. 我们需要在新的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新能源汽车这些年的如火如荼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其实,在其他新能源领域中国早已经遥遥领先。不仅如此,中国的光伏产业也发展迅猛,不仅创造了很多产值,解决了很多的就业问题,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事实证明,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是一件为国为民,能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好事。

3. 对环境负责

从植树造林、到节能减排、到节约用电用水,环境改善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观。

 
 

4. 能源安全

即便今年,我们国家现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第一次超过了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但是用电的60%+依然来自于化石能源的发电装机。在其他领域,我们依然大量依赖着石油与煤炭,如果能够对完成30%的替代,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都将由不容质疑的益处。最近这些年,因为和中东、俄罗斯的合作密切,能源安全形势得到了提升,但是中国的能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符合中国的战略目标。因此,至少在未来的十年内,新能源产业在中国的产业布局中,依然将会是重要的一环。


关于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入手,追本溯源,系统阐述了碳中和的问题由来及相关概念,然后以技术需求清单的方式,从技术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和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等方面,立体化地展现了发电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前沿技术、能源消费端的低碳技术、固碳端的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以及碳排放与碳固定核查评估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设立的碳中和目标及技术、行政、财税、法规等措施,提出了对我国构建碳中和政策体系的启示。


作者简介

丁仲礼,地质学家、气候变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理事等。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新生代地质与古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历史等。

张 涛,化学家、能源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近期主要从事单原子催化、纳米催化以及生物质催化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所率领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is)的新概念,并首先发现纤维素一步法催化转化制乙二醇的新反应。多项技术已获工业应用。


目录

1 第一章 从碳排放到碳中和
3 第一节 自然状态下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
14 第二节 人为排放与全球增温 
23 第三节 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36 第四节 全球碳排放简史及国别差异
49 第五节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59 第六节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预估
72 第七节 碳中和为一“三端共同发力”体系
80 本章参考文献
81 第二章 发电端的低碳技术
83 节 面向碳中和的电力供给结构预测
91 第二节 电网系统与输电设施需求
99 第三节 非碳/低碳能源发电技术
116 第四节 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技术
133 第五节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控制技术
144 本章参考文献
145 第三章 能源消费端的低碳技术
147 节 氢能体系及技术
158 第二节 工业部门的低碳技术
209 第三节 交通部门的低碳技术
223 第四节 建筑部门的低碳技术
238 第五节 农业部门的低碳技术
260 本章参考文献
263 第四章 生态系统固碳及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
265 节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
278 第二节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299 第三节 碳捕集技术清单
313 第四节 CO2生物利用技术清单
321 第五节 CO2化工利用技术清单
332 第六节 CO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清单
351 本章参考文献
353 第五章 碳排放与碳固定核查评估技术
355 节 碳源/汇立体观测技术体系
364 第二节 碳足迹核算概述
371 第三节 企业、产品和区域的碳足迹核算
386 第四节 国际贸易碳足迹转移核算
391 第五节 全球、中国、美国的碳收支综合评估
399 第六节 甲烷排放问题研究
407 本章参考文献
409 第六章 主要碳中和目标与措施概览
411 节 全球碳中和进程
416 第二节 美国及其主要州的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22 第三节 日本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28 第四节 德国、英国、法国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37 第五节 印度、巴西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43 第六节 主要碳中和做法的启示
445 本章参考文献447 名词缩略语表

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化学汽车建筑电力农业新能源理论数字孪生控制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0
最近编辑:10天前
江野
博士 等春风得意,等时间嘉许。
获赞 12粉丝 9文章 16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